电压放大器在压电换能器性能测试实验中的应用
实验名称:压电换能器预应力调控与性能测试实验
研究方向:该研究以圆管、球形预应力压电换能器为对象,聚焦预应力定量施加,借机电等效模型与有限元优化结构,建纤维缠绕-预应力映射关系实现精准控制;探究预应力对压电陶瓷电学性能的影响以明确最佳预应力、提升声辐射性能,同时研究其热稳定性与发热机制,为相关领域应用提供支撑。
实验目的:实现圆管与球形压电换能器预应力的定量施加与精准控制,明确最佳预应力参数;探究预应力对压电陶瓷电学性能及换能器声辐射性能的影响规律;研究预应力换能器热稳定性与发热机制,为其在混凝土基桩检测、海洋水声探测等场景的可靠应用提供实验依据。
测试设备:本研究使用的仪器包括信号发生器、功率放大器、红外热成像仪、四通道温度仪、示波器、电子扭矩扳手、多功能静态应变仪。
实验过程:实验中先选取PZT-4、PZT-5压电陶瓷及玻璃纤维等原料,通过螺栓结构施加单轴预应力,控制纤维张力、层数等参数以纤维缠绕工艺施加二维/三维径向预应力,制备圆管与球形预应力压电换能器;随后搭建测试系统,用信号发生器生成激励信号,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驱动换能器,结合E4990A阻抗分析仪测谐振频率、介电损耗等电学性能,借助基桩声波检测仪、标准水听器测声速、声源级等声辐射性能,同时用红外热成像仪、温度仪监测换能器连续工作时的温度变化;还通过COMSOLMultiphysics构建有限元模型,仿真应力分布与谐振特性,对比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,验证预应力控制精度及性能提升效果。

图1压电陶瓷和换能器连续工作温度和热分布监测平台

图2在不同单轴预应力作用下,压电陶瓷圆管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
实验结果:为明确预应力对压电陶瓷圆管表面热分布的影响,以2.86W输入电功率,对单轴预应力0MPa、9.36MPa、18.72MPa的压电陶瓷圆管,连续工作5min后用红外热成像仪测其表面温度分布。压电陶瓷圆管产热会使自身表面升温,并传导至相邻尼龙垫片与空气;因空气导热最差(热导率0.026W/(m·K)),尼龙垫片导热(0.13~0.25W/(m·K))弱于压电陶瓷(2~3W/(m·K)),尼龙垫片温度更高且呈峰值。随单轴预应力增至18.72MPa,尼龙垫片最高温从34.5℃升至36.8℃,与环境温差达15℃;因预应力增大使陶瓷介电损耗增加、电能更多转热能,换能器最高温较无预应力时高2.3℃,说明单轴预应力会加剧陶瓷圆管发热。

图3不同单轴预应力作用下连续工作5min,压电陶瓷圆管表面的红外热成像图

图4单轴预应力压电陶瓷圆管连续工作前后电导谱的变化
电压放大器推荐:ATA-2088

图:ATA-2088高压放大器指标参数
本资料由Aigtek安泰电子整理发布,更多案例及产品详情请持续关注我们。西安安泰电子Aigtek已经成为在业界拥有广泛产品线,且具有相当规模的仪器设备供应商,样机都支持免费试用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aigtek.com/news/4604.html 
        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