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TA-2031高压放大器在电致变色调光器件的光学调控中的应用
实验名称:电致变色调光器件的光学调控实验
研究方向:电致变色调光显示
实验内容:通过构建多层结构的电致变色器件结构,采用信号发生器连接功率放大器,实现电致变色器件的外接供电,从而实现其光学性能在可见光波段的可逆调节,从而实现彩色的显示效果。
测试设备:ATA-2031高压放大器,信号发生器,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,电脑等。
实验过程:实验以多层三明治结构电致变色器件为核心,采用ITO玻璃为基底,磁控溅射法沉积200nm氧化钨(WO₃)作为电致变色层,旋涂法涂覆150nm厚PEDOT:PSS对电极层,中间填充LiClO₄-PC凝胶电解质作为离子导体。层间界面通过氧等离子体处理增强结合力,并在80℃真空环境中固化30分钟以消除气泡,提升结构致密性。为实现器件的动态光学调控,搭建外接供电系统:由Keysight33500B信号发生器产生方波信号(0.1Hz、±1.5V),经AETechron7224功率放大器放大后接入器件电极,通过调节方波占空比(30%-70%)精准控制锂离子在WO₃晶格中的嵌入深度。
光学性能测试同步使用OceanOpticsMaya2000Pro光谱仪监测可见光波段(400-800nm)透射率变化,结合色坐标计算验证多色切换效果。实验表明,当施加+1.5V正电压时,锂离子脱出使WO₃呈现高透射率透明态(>70%);施加梯度负电压(-0.5~-1.5V)时,不同Li⁺嵌入量导致材料依次显色为蓝色(470nm)、灰绿色(580nm)及深灰色(650nm)。循环稳定性测试中,器件在500次充放电后透射率衰减率<10%,响应时间始终低于6秒。进一步结合COMSOL模拟优化层厚与界面设计,证实纳米多孔结构可缩短离子扩散路径,显色对比度达68%以上,验证了电压驱动多色显示的可行性。
图:电致变色调光器件的光学调控实验装置
实验结果:本工作通过金属W反射层与电介质WO₃共振腔的协同设计,成功实现了无机电致变色器件(ECD)的全可见光范围(460-725nm)动态颜色调控,突破了传统无机材料仅能呈现单蓝色调的局限性。通过精确控制WO₃薄膜厚度及驱动电压,光谱峰迁移幅度最高达181nm,覆盖黄、青、紫、品红等高饱和度颜色(图3h)。器件兼顾低驱动电压(-1.5~0.5V)、高着色效率(75.3cm²·C⁻¹)及长循环稳定性(>1000次),尤其在柔性基底(PET)上验证了弯折稳定性(图5c),为智能窗、柔性显示等应用提供了兼具美学与功能的解决方案。
图:实验结果
功率放大器推荐:ATA-2031高压放大器
图:ATA-2031高压放大器指标参数
本文实验素材由西安安泰电子整理发布。Aigtek已经成为在业界拥有广泛产品线,且具有相当规模的仪器设备供应商,样机都支持免费试用。西安安泰电子是专业从事功率放大器、高压放大器、功率信号源、前置微小信号放大器、高精度电压源、高精度电流源等电子测量仪器研发、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。公司致力于功率放大器、功率信号源、计量校准源等产品为核心的相关行业测试解决方案的研究,为用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测试方案,Aigtek已经成为在业界拥有广泛产品线,且具有相当规模的仪器设备供应商,样机都支持免费试用。如想了解更多功率放大器等产品,请持续关注安泰电子官网www.aigtek.com或拨打029-88865020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aigtek.com/news/4464.html